刻板印象总是难以改写,关于这个话题,江苏北部的居民最有发言权。说起苏北,好像总是让人联想起贫穷,这也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尤其是包邮区网民之间持久不断的争论焦点。长三角人对苏北发展水平评价不佳,苏北人却觉得格外委屈。而挣扎在南北之间的南通、泰州、扬州、六合人又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帮谁。
苏北到底穷吗?
◢苏北遍地百强市◣
苏北本身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在狭义的定义中,夹在南北之间的南通、泰州、扬州、六合区应当被算作苏中,苏北囊括的是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宿迁5个不靠江的城市。但在更广义的定义上,过了江就算是苏北,这样除了太湖三兄弟、南京主城区和镇江以外,其他江苏8市就都是苏北了。
如何正确的划分苏南、苏州、苏北……
一百个江苏人心中有一百种划法?
∨
为了让我们的讨论更具有建设性,不妨就采用狭义的苏北定义,将南通、泰州、扬州三座经济表现更优的城市剔除,只看最靠北的几座城市,放在全国都是什么水平。
苏北一哥是徐州,这座人口将近900万的城市是全国第35个拥有地铁建设资格的城市,基本上是紧随于各省会和计划单列市之后。这成为了苏北人民用以论证苏北近年来逐渐发达的有力证据。
不久前刚刚试运行
∨
但当年徐州申建地铁的依据,是国务院办公厅于2003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标准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这是十多年前的标准,并不难达到,单独作为论点比较单薄。
重点在于城区人口,加起来确实挺多
但如果排除掉位置较远的铜山区和贾汪区
城区人口就没那么多了
(虽然是2010年的数,不过几年下来徐州人口没有很大增长)
(图片来自wikipedia)
∨
但徐州确实不穷,去年GDP达到6755亿元,在江苏省内排第六,对得起苏北老大哥的身份。而放在全国,徐州GDP总量超过的省区包括海南、宁夏、青海、西藏,虽然都是中西部边缘省区,人口稀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但能以一市敌一省,这排面是赚足了。
在省内,同属苏北的盐城紧随徐州之后,也同样力压这四个省区,总量更是比扬州和泰州两座苏中城市高,从城市角度来说不占劣势。
仿佛是残酷的现实
∨
而如果将其放在城市列表中也会发现,苏北强市对上一些强省会都不示弱。曾经代表东北荣光的哈尔滨,去年经济总量6301亿,离徐州还差了一截。而江西省会南昌去年给出的经济答卷仅为5274亿元,而且名义增速也只有5.43%。
∨
即使是在省内吊车尾的宿迁和连云港两兄弟,虽然在区域内广受诟病,但只要走出江苏放眼全国,两市就乐了。去年的全省倒数第一是宿迁,GDP总量为2750亿元,放到中西部,相当于甘肃省会兰州,而且后者还比宿迁略低一些。
事实上,在去年的中国百强市排名中,江苏13市无论城市规模大小全部入选。与之相对,老朋友浙江的11个地级市有8个入选,总量上压江苏一头的广东21市更是只有11个入选,将将超过一半。
2017、2018江苏13市全部入选
∨
可见,苏北一点也不穷,甚至还为江苏在经济均衡性上加了不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