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你的,正是你的假自律

你有没有发现,在你上学的时候,班里总有一个同学特别刻苦,但是Ta的成绩却从不是最好的;

上班以后,总有个同事,特别努力,各种加班,但是大家眼里都看得特明白,他业务不会拔得了尖......

我希望你没有活成这样的“吃自己亏”的人——吃苦自律,却换不来“应得”的回报。

也许你就是这样的人。

也许你松了口气,暗暗庆幸自己不是那个Ta,并为Ta感到莫名的惋惜。

可是,你有没有对自己说过:

这周我一定要完成......,要不然我就......

我怎么能这么懒,我一定要......

我还是对自己不够狠,我......

其实,当你这样说或者想的时候,也许你已经成为了别人眼里的那个Ta,只是你不自知而已。

世界上最残忍的话,就是你要对自己狠一点。

你可曾想过,为什么一个人的提升,是靠把自己狠狠往下踩、进行贬损实现的呢?

这不是两个相反方向的力吗?

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自律”,给你带来过多少次成功体验呢?

  01     你不可能压制住自己的欲望

英国伦敦的心理学家厄斯金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很多节食减肥的人,认为自己可以不去吃甚至不去想某种食物,并且还会因为开始时成功做到了,而产生成就感。

之后,自己如果没控制住,那么是自己控制得不够,而不会认为是这个方法行不通。

是的,我们往往过分夸大了心理的作用。

在心理层面上,我们总是下意识地重返孩童时代,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觉得决心、意志这些,是无限量的,并且可以无限作用于客观世界。

肌肉有极限,心理能量也有极限。

当你撞不倒南墙的时候,不一定是因为自己撞得不够用力,也可能根本就是墙太硬了。

思维抑制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经典理论,大意是人越是压抑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越会反弹出现,压抑越猛,反弹越大。

上边提到的心理学家厄斯金先生,曾经在此基础上,做过一个实验。

他邀请了两组女士,一组不让她们压抑对巧克力的想法,一组则鼓励她们去想。

结果,恰恰是压抑对巧克力想法的女士们,吃掉了更多的巧克力,并且越是号称要节食的人,吃得越多。

似乎是在相互印证,2010年的一项社会调查也显示,节食的人会比不节食的人,更可能去压抑对食物的想法。

结果却是越是压抑想法的这些人,对食物的自控力越差。

这些研究显示,你不可能通过压制自己的欲望实现自律,恰恰相反,这样的“自律”往往会有反效果。

我有一位朋友猴哥,本科厦大法学毕业,之后是北京某名校的研究生,毕业之后,顺理成章地进了知名律所,成为了一位“剧型精英”。

是的,就是你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种精英:中午只吃一份沙拉,晚上加班到凌晨,还会和同事吃顿夜宵后,继续去健身。

可是他坚持这样的自律的代价,却是晚上自己打120去了医院急诊。

医生检查的结果是,他没有生理性问题,是神经症。

精神强大的人,即使真能一时将自己彻底压抑住,实现可怕的自律,可是对身心的破坏却可能被埋下了。

过分的对自己的压抑,也许自己不知,自己的身体和潜意识却知道。

当你破坏性的压抑自己时,它们只能通过宕机的方式保护你。

而当你只能通过休养来恢复自身机能时,你是不是离你最初的目标更远了?

  02     “放纵”也是一种投资

只要你刷到励志视频,总会有男明星的肌肉出现,伴随着重低音,告诉你自律的人最可怕;

每当你想学学精英,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和清北学霸们精确到分钟的日程表,会告诉你精英就是极度律己……

但是没有人告诉你,要怎么学习“放纵”休息,好像只有休息是不用学的一样。

事实上,几乎每个健身教练都会和你说,注意间隔训练,肌肉需要休息恢复;

在哈佛的中国学生特意凌晨四点跑去看了图书馆,并没有发现灯火通明,熬夜并不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最佳方法;

而你只要随便问问自己曾在清北等名校的同学,就知道大多数人并没有那样可怕的日程表......

除了上边提到的巧克力实验,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的心理学家,还曾设计过另一个甜食实验——甜甜圈实验。

他们邀请关心自己体重的两组女士来吃甜甜圈(她们吃甜甜圈会自带罪恶感)。

不同的是,对于其中的一组女士,他们给了一条特别的信息:“每个人都有放纵自己的时候,不要对自己太过苛刻”。

常识告诉我们,这样摆脱自责与罪恶感的“放纵”许可,会让人去吃更多的甜甜圈。可是结果却是,她们吃的甜甜圈克数,比另一组女士少了约60%。

当我们以苛责为动力时,身体不得不分出更多资源来先安抚你的消极情绪,结果反倒是减少了推你前进能用的资源。

在编辑行业,新人总是克制不住“大展身手”的冲动,愿意给创作者提供一大堆修改意见,然而看着满篇的批注标红,“老人”却总愿意提点一句“潜规则”:

如果你想给创作者一条批评性意见,那么至少先给他三条表扬。

因为每句批评,不论对错,对于创作者的积极性都是具有破坏作用的。

我们总以为批判是一种向上的推动力,却总是忽略了它的破坏性。

当我们的资源不被投注在消耗和破坏上,才有更多的资源留给开拓与创造。

  03     一点点比全部更重要

你有没有在新年时立下一个目标,然后用接下来的一年,去反复悔恨没有定力的自己?

对于我来说,这个目标是坚持锻炼。

然而今年我基本做到了,而我的秘诀来自我对自己一位清华学姐的嘲笑。

这位学姐,她的锻炼基本上就是走走路,并且还时不时中断。

我曾对她施以“专家”般的嘲笑:“运动至少得半小时,要不没效果,并且得天天坚持。”

可她却和我说:“目标高了几天就坚持不下来了,这样少是少点,至少经常在动。”

是的,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健身大计,基本就毁在“高标准,严要求”上了。

雄心勃勃的我,开始一天的运动量,肯定超过她一个星期的,可是我一旦因为有事儿停了,就会觉着计划失败了,也就放弃了,得再等到某个月的1号,或许才能鸡血几天。

这样一年算下来,她其实比我运动得多很多。

比起鸡血几天的豪迈,长期的“苟且”坚持,更划算啊。

人都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倾向,如果你是个完美主义者,那你的罐子一定经常破。

最后常常是你用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用所谓的极度自律,勒死了自己的理想。

自律不是一场悲壮的战斗,不成功便成仁,更请不要把自律理解成自己与自己的左右互搏,因为这样不会有赢家。

也许真正的自律,不是对自己再狠一点,而是与自己和解。

这样试试,好不好呢?

(本文作者不详,文章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上一篇: 原来小时候背过的诗词,是长大后才读懂的人生
下一篇: 心态好的人,都有这5种生活方式

评论区

表情

共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访问本站!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