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人好,不揭人短,不避人难

  01    不忘人好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位长者,每天坐在小镇的路口晒太阳,来往的人常向他打听方向。

某天,一个年轻人路过小镇,询问长者小镇适合不适合居住。之前住的那个地方他觉得一点都不好,镇上的人都很自私,所以想换个地方试试看。

长者听完,直接摇头拒绝,说我们这个小镇和你之前的住的地方一样,都是坏人,你还是继续向前找吧。

过了不久,又来了一位年轻人。他告诉长者,之前住的那个镇就很好,大家都很朴实善良,现在不得已要搬出来,很希望还能找到一个那么好的地方。

长者笑了,点点头回答道:“你来我们这就找对了,我们镇上的人和你们之前住的地方一样,都很友善。”

与人相处,总有开心与不开心时。

有些人常习惯于忽视相处中的美好,然后将矛盾过失处记得一清二楚。

殊不知,关系就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自身的问题。

如果心里记得都是被亏待或怠慢之事,那其实是你的胸怀和格局还不够。

《菜根谭》中有言:“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很多时候,朋友间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

我们要做的,是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真心的相助。

别把别人对自己的好视作理所当然,也别因为一次不愉快就否定别人所有的好。

自私的一面人皆有之,宽容别人,何尝不是在宽容自己。

茫茫人海,相识不易,当常怀感恩之心。

珍惜别人的好,放下无谓的计较怨怼,才能让情谊更牢固,更长久。

  02    不揭人短

没有人生来完美,都不可避免地有这样那样的软肋与短处。

懂得顾及别人的感受,不揭人短处,不戳人伤疤,是一种修养,也是风度的体现。

《世说新语》中讲过一个故事。

王导担任扬州刺史时,曾委派了八名部从事到各郡担任纠察之职,顾和也是其中一位。

有一次,全体部集体自任职地回来汇报情况。为了表现自己,部从事们开始大肆揭发、指责郡守们的不是。

唯独轮到顾和时,他一语不发。

王导问:“顾先生难道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看见?为什么不谈谈呢?”

顾和回复道:“明公,您身为上级领导,应该胸襟宽阔,不可一味依赖传闻来评判部下的优劣。否则,如何能赢得政治清明呢!”

王导听了,连连点头称赞。再看一旁那些揭发自己长官的从事们,则纷纷惭愧地低下了头。

论人是非是很容易的,难的是看破不说破,看穿不揭穿。

老话常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过多地谈论他人隐私缺陷,说不该说的话,无异于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长此以往,不仅有损自身德行,还会因此祸从口出,结下仇怨。

人本就各有长短,何不理性看待种种,扬人所长,避人所短。

《论语》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为人处世,若能谦逊自知,就不会再妄议他人。

同样,学会接纳别人的缺失,欣赏别人的长处,也是让自己得以进步和成长的最佳方式。

  03    不避人难

春秋战国时代,燕国有个叫赵礼的人,他有一块在路边的田。

靠他田边的这段路比较低洼,下了雨就会积水,道路泥泞,路人只好踏着他的田走过去。

为此赵礼非常生气,便在田头插了一个“禁止通行,违者罚银两”的牌子。

但收效甚微,从他田里穿行的人依然很多。

后来,赵礼一气之下,就在低洼路面和田中间挖了一条让人跨不过去的沟。这下倒好,这不仅没能堵住行人踩地,反而由于行人要绕大弯子而踩踏了更大面积的田地。

再后来,因为这件事,他常常被气得寝食难安。

终于在一段时间过后,他慢慢平静了下来,开始思考,行人从田里走是因为不愿意踩过泥泞,那如果把那条低洼的路修好,不过解决问题了吗?

就这样,他动手排除了路面积水,又挑土修平了路面。自那以后,就再也没人踩他的田了。

人,永远是相互的。

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你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自己无形中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要记住那些帮助过你的人,不要认为是理所应当;也要记住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别人,不要认为是事不关己。”

生活中,其实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

不是你帮我,就是我帮你,今天你敬人一尺,明天别人自会还你一丈。

所以,不要吝于伸出援助之手。

与人为善,予己为安。

世间所有的惊喜与好运,最后都来自你积累的善良与温柔。

人与人相处,说到底,就是一场有来有往的回馈。

想拥有什么样的关系,自己就先怎么去做。

有空多要求自己,没事少苛责别人。

不忘人好,不揭人短,不避人难,只用真诚换真心,善意换情意。

做最好的自己,总有一天,你会遇见最好的别人。

(本文作者:念念,文章来源:念念沐心,ID:nnsg1021,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上一篇: 让生活改变的几种心态
下一篇: 做到这几点,成长加快

评论区

表情

共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访问本站!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