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羊杂割

★ 励志语录——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

作者:黄晋强

小时候第一次喝羊杂割是在离村里二十余里路的横水镇北街桥边的一个小羊汤馆,是奶奶嘱咐的,是爸爸陪我的,爸爸说,他小时候,爷爷每次上街赶集也要带他喝碗羊杂割。
横水镇是远近闻名的集镇,每月2、5、8日子的集子,一到时日,十里八村的乡亲都向集市涌来,窄窄的街道挤满了熙熙攘攘的商户和人群。现在每次回去路过,无论饥饱如何,我都要停下步来,到路边馆里喝上一碗羊杂割。

过横水往东北方向20里地便是绛县县城,我的高中阶段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学校建在离县城四、五里地的小里村,晚上下了自习,感觉饥饿难禁之时,便骑上自行车和同学们三五成群到县城喝上一碗羊杂割。当时比较出名的是县电影院前广场上的一家地摊羊杂,老摊主已上了些岁数,花白的须发,平平气气的,动作总是那么不紧不慢,我们几个是每一星期都要去几次的。

杂割是一毛五分钱一碗,汤是可以免费添加的,那时候十七八岁,正是能吃饭的时候,一碗杂割、一个烧饼是远远喂不饱我们的肚子的,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要求加汤,一碗、两碗、三碗…,这样加了几次以后,多半锅羊汤就快要见底了,老摊主眼皮也没抬,眼神也没换地方,只是轻声轻气自言自语了一句:“汤一般只加一次。”此后,再想多喝,也只有多付钱了。

离开绛县,到了晋城,考到长治,分配到巴公镇办,谈恋爱、找工作、娶妻、安家,懵懵懂懂、匆匆忙忙梦一般地过了几年,这期间竟也很少想起羊杂割,更不用说去喝了。后来,一位同乡到晋城找生意做,见到我兴奋不已地讲:“想不到晋城这里也有杂割,好多的肉,喝了一碗,还真不错”,急急忙忙打听到地方,抽空去喝了一碗,很后悔了半天,什么羊杂割?一点味都没有,仅是干蹦蹦的肉,难喝死了。那时的我,仍还沉浸在故乡摇篮的梦里,感觉最好喝的还是老家的羊杂割。

九五年从巴公调回市里,工作稳定了下来,约请的晋南老乡也多了起来。有一位运城的在晋城开了家著名的火锅店,每年要邀请老乡们聚一聚,吃一顿,后来又折腾了家“晋南羊汤馆”,这倒是对我很有吸引力,听说之后,赶紧着邀请同事去尝了一碗。吃后感觉和当地的羊汤确实不一样,但又不像小时候喝过的羊汤,小时候的羊汤是不乱加粉条啦、调料啦什么的。

是的,家乡的羊汤是很独特的,讲究原汁原汤,一水熬制,工艺精细,熬出的汤奶汁般嫩白,端上桌子,加盐、葱、羊油辣子,泡上烧饼,一碗下来,满头满身通体流汗,满嘴满腹上下喷香,余韵余味缭绕不绝。想不到,离家几年,想喝一碗正宗的老家羊杂割,也成了一种奢望。

偶然去了一位老乡家,受宠若惊般地喝到一碗老人家亲手熬制的羊汤,是的,是比较地道,欣喜感动之余便详细询问了具体做法,又搬出《绛县志》查阅了半天,并终于亲手捉刀,开始熬制老家的羊杂割。从北街市场买回羊骨架、羊头、羊下水,仔细的收拾,仔细的熬制,低声下气,不敢声张,怕被妻子觉察,她是河南林州人,生性饭食简约,看不得大鱼大肉,又因为小时候生活习惯的差异,平日对我烹制的半夹生晋南饭菜兴趣也不十分浓厚。经过六七个钟头的辛苦,羊汤终于出锅了,尝了一碗,还真是不错。

不错是不错,问题也不少,劳神不说,主要是家里小锅小灶,不太好施展,操作比较粗放,佐料也难齐备,熬少了,浪费火,熬多了,容易剩,一放置,风味就受影响。再一个,即使是自己亲手熬制的,羊不是老家的羊,水不是老家的水,灶不是老家的灶(老家是柴禾灶、果木火,熬出的羊汤风味独特),没有老家的酥软烧饼往汤里泡,操作流程也未必来自真传,权且作为些些慰藉还可以,真正当做正品相待总感觉缺点什么,基于以上种种念头,心气慢慢也就降了下来。尽管如此,一般每年天寒地冻时候我都要支锅熬上一两次的,约上几个朋友或同事,香喷喷地喝上几碗,再“吆七吆八”大干一场“夺命53(即53度玻璃汾酒)”,也算痛快淋漓之人生。

随着年岁的增长,喝羊汤的兴味热情不仅没有减下去,反而越来越浓厚高涨起来,只是相对于年少时候偏狭激烈的态度,现在已淡泊包容了许多。老家晋南的羊汤想喝,其他地方的也想品尝,还专门上网就各地羊杂割的不同做法和特点进行了查找比对。我们晋城的杂割应该属于山西三大系列之一的北路杂割,做法与内蒙、大同相似,大锅置火上,“下水”切碎与水一起放在锅内,随食随舀。而晋南老家的属于南路杂割,以曲沃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中路杂割,以太原鼓楼为最有名,我们晋城也有几家,有事没事我也经常光顾一下。

最有意思的是去年春节前回老家喝羊汤,位置就在晋韩路边的曲沃史村“连奎羊汤”馆,停车走进去随便找了个地方和女儿边等边聊,不想有个邻座闻声热情地打开了招呼:“老乡,喝羊汤?”,“是的,你也是绛县的?”,听到我这么回答,对方霎时漠然疏远了许多,稍稍迟疑了一下,似乎又有些不太甘心,但口气比原先谨慎小心了许多:“怎么,你不是晋城的…”,听到这话,我突然吃惊起来,连忙上去紧紧握住了对方的双手:“是的,是的,我是晋城的,是晋城老乡!”

是的,离家已20几个年头了,口音有些变了,口语有些变了,甚至是许多生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悄然的不知不觉的变化……,但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境遇如何改变,对于那曾经滋养过我的故乡的羊杂割我总是不能忘怀,只要到了晋南,回到老家,路过那里的羊汤馆,无论饥饱如何,我都会停下步来,走进去,喝上一碗。

(作者单位:山西晋城城区矿区办事处)

顶一下 (126
踩一下 (11
上一篇: 妈,过年了,我回家了……
下一篇: 涂涂:关于猪肉炒干菜的回忆

评论区

表情

共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访问本站!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访问本站!